發(fā)表時間:2022-06-17 點擊量:
新消費時代,隨著供應鏈的提升和營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內卷”似乎已經演變成一種行業(yè)常態(tài),沒有品牌可以逃離這樣的競爭環(huán)境。
在不知不覺中內卷已經蔓延至各個階層、各個行業(yè),營銷內卷自然也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全員直播帶貨的all in 出擊……風口不停,奮斗不息,內卷不止,一次次洗牌過后,卻徒留筋疲力竭的焦慮。
近日,“新東方主播”、“新東方在線股價暴漲”等話題登上熱搜,讓新東方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央。話題下,曾經的新東方老師們化身主播,用流利的中英雙語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卷出新高度
誰也沒有想到沒有俞敏洪的“東方甄選”直播間,突然成為了拯救新東方的光芒。
“新東方主播”沖上微博熱搜。一夜之間,董老師攜著“雙語直播”出圈兒了。進入新東方的“東方甄選”的直播間,主播正一手拿著馬克筆,一手拿著白板。一邊賣蝦,一邊寫下了小龍蝦的英文,直接把東方甄選直播間沖進抖音帶貨榜前三。
3天時間,粉絲增加157萬,雖然數據上漲速度遠不如“劉畊宏”來得刺激,但憑借另辟蹊徑的“雙語帶貨”,新東方旗下“東方甄選”直播間在極短的時間里制造了刷屏效應。
新東方在去年開啟轉型后,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一腳踏進了直播帶貨領域。去年底,開啟了自己的首次直播帶貨;并推出“東方甄選”。
不過,在過去半年多時間里,俞敏洪的直播帶貨之路,遠不如他的前同事羅永浩那樣有“經濟效益”,直到他的同事在“東方甄選”直播間開啟帶貨+英語教學模式。
遠到太平洋的蝦,近到黑龍江的大米,有人在賣貨的同時給你講歷史聊人文,聊詩詞歌賦談人生哲學,并且還是用中英文雙語和你聊天。
對應現在的直播間充斥著大量低俗、搞笑、無腦的行為,消費者聽慣了嘶吼、賣慘、上鏈接一樣的直播話術。
而當一群訓練有素的老師出現時,談哲學、聊理想,不一定非常深刻,但氣氛一定要烘托到位,而這對其他主播簡直是降維打擊。
有人說他們是直播帶貨的天花板,有人說他們隱約揭開了未來消費的趨勢,不再是娛樂消費,而是知識消費。
直播進入行業(yè)新模式
現在的“東方甄選”以知識和雙語為創(chuàng)意,再比如劉耕宏在健身出圈以后,也開始了直播帶貨。
劉畊宏爆火現象背后,其獨樹一幟開辟新賽道,進行健身知識直播的方式成為他爆火的核心。
與之前在短視頻平臺的健身博主不同的是,劉畊宏采用健身知識直播+短視頻教學的方式,給那些苦于無時間鍛煉或社恐的用戶提供了一個學習健身知識的渠道。
同時,與書本上的知識不同的是,劉畊宏將健身知識制作成了短視頻,為知識傳播提供了渠道,支持反復觀看學習,也讓那些想要學習健身的用戶能夠一邊學習一邊實操,而提高了知識傳播的效率。
在劉畊宏以后,帕梅拉也成為健身類的新晉主播,讓知識直播成為了大熱門。
雖然直播當天因為帕梅拉真人沒有出現,平臺播出的是她的錄播視頻,但這并不妨礙帕梅拉在這波健身知識熱潮中占據一席之地。
其實,知識直播作為新興的品類,成功吸引了百度、知乎、嗶哩嗶哩、蔚來等品牌的市場布局,關注用戶在持續(xù)地上漲。
包括互聯網的大佬,但是科技大佬直播不賣貨,反而講起物理這種學科課來。
做知識直播,張朝陽算是較早接觸的,也是搜狐在直播大勢之下做出的選擇。張朝陽直播講物理課,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配合搜狐視頻做知識直播平臺的戰(zhàn)略布局”。
但不難發(fā)現,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隨著直播電商常態(tài)化和政策監(jiān)管趨嚴,直播帶貨的時代正在落下。特別是在直播電商整頓之下,“直播”需要尋找新的價值方向。
在知識直播領域,或將有越來越多的平臺、用戶加入并開辟新的賽道,也讓知識類直播的競爭愈加激烈。
瞬息萬變的營銷環(huán)境中,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知識類內容的價值將越來越凸顯,硬核內容也將會取代泛知識成為知識直播的“門面擔當”。精細化運營,深耕存量,保留存量,也是保留對抗內卷的防守姿勢。
企業(yè)級短視頻直播營銷的突破
對于整個抖音平臺來說,也將目標用戶范圍擴大到了高知人群。從之前劉畊宏健身潮,到現在俞敏洪和新東方的國際化帶貨直播。
時至今日,“知識內容”在直播賽道上的價值日益凸顯,能夠幫助人們學習可用知識以及拓展性知識的視頻內容逐漸從娛樂的“附加品”成長為生活的“必須品”。
一方面,直播電商進入 2.0 時代,行業(yè)趨于成熟,不再需要標桿式的頭部主播“沖鋒陷陣”。但現在,一旦頭部主播翻車,對平臺和平臺商家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
與之相比,東方甄選采用的則是主播團隊的模式,選定了十余名各具特色的主播,更體現團隊特質而非個人特質。
直播依舊火熱,直播圈卻可以用“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來形容。這個圈子準入門檻低,主播、品牌商、經銷商、平臺……誰都想分一杯羹。
不難看出,利用新穎的營銷方式,能夠讓用戶更直觀地看見產品使用效果,激發(fā)用戶的興奮點,從而達到刺激用戶消費的目的。
企業(yè)想要“逃出”內卷,就需要借助大眾認可的表現形式進行內容創(chuàng)作,從內容創(chuàng)作和傳播途徑等方面入手,加強品牌的內容創(chuàng)造力,也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傳播生態(tài)。
在加深用戶印象的同時刺激用戶消費,而助力品牌實現品效合一的目的。
短視頻平臺的休閑氛圍更濃,做知識直播必須兼顧其娛樂性和知識性,否則很難出圈;長視頻平臺媒體氛圍更濃,則更注重內容價值。
如同電商直播更接近電商,知識直播的本質,其實更接近知識,核心是內容。因此,不同于其他直播品類,知識直播不管是在主播的權威性、內容的專業(yè)性和直播工具的便捷性上更具要求。
然而若真想在其中有立足之地,甚至打出自己的招牌,或許靠的正是俞敏洪那句:“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往期推薦 ·
更多行業(yè)資訊
長按識別圖片關注我們
Copyright ? 2014-2019武漢七境堂廣告有限公司 鄂ICP備13004772號-1